close

螢幕截圖 2015-11-24 15.17.28.png 

氣喘
隨著過敏人口越來越多,有氣喘病史的女性也逐漸增加。有氣喘病史的女性懷孕後整體的風險確實比一般健康孕婦來得高(早產及胎兒生長遲滯的機會增加)。若積極控制避免發作,仍可大大降低懷孕風險。控制氣喘病的藥物大多數都是安全的,例如攜帶型噴霧劑、支氣管擴張劑等,在懷孕時仍可使用。此外,日常生活做好預防措施,減少出入公共場所,接種流感疫苗,避免感冒都能減少氣喘發作機會。


糖尿病
懷孕後,胎盤會分泌荷爾蒙去對抗胰島素,使得血糖變得比較不好控制,所以若有糖尿病史,建議做好血糖控制至少三個月再懷孕,因為若孕前血糖過高,會提高胎兒畸形(先天性心臟病、脊柱發育異常等)的機率。由於擔心口服降血糖藥物會影響胎兒,在懷孕期間通常不建議使用。一般來說,懷孕後會以胰島素控制為主,因為胰島素不會透過胎盤,對胎兒較無影響。此外,提醒準媽咪,在飲食上還是要多注意,規則監測血糖,避免血糖異常,只要保持血糖控制良好,也是能和其他低風險的孕婦一樣擁有健康正常的生產。
穩定血糖的飲食撇步
1養胎不養肉:控制澱粉類和甜食的攝取量,避免讓血糖有機會飆高。
2少量多餐:懷孕後對熱量和營養的需求增加,建議採取少量多餐方式進食。
3吃新鮮水果:新鮮果汁容易有攝取過量的問題,糖分過高容易造成血糖失控。
4注意烹調方式:烹調方式會影響食物熱量,建議以清蒸、水煮、涼拌。
有慢性病史的準媽咪都屬於高危險妊娠,婦產科醫師需與原就診之內科醫師密切合作,幫助準媽咪順利度過孕期。


高血壓-懷孕後須告知內科醫師,以便調整用藥
妊娠高血壓是孕期相當常見的產科疾病。當母體持續高血壓,子宮血流處在一個高壓環境之下,將不利胎兒成長。孕期做好血壓控制,是孕育健康寶寶的重要前提。建議有高血壓病史的女性,在懷孕前就要做好血壓控制,懷孕後養成量血壓的習慣,自己做好血壓的監控,配合醫師的治療才能雙管齊下達到最好的效果。
懷孕之後,驗尿是監控準媽媽血壓的一道重要程序,不可輕忽。進入懷孕中期(懷孕20周以後)若發現有排出蛋白尿就需要提高警覺,若還伴隨有體重過度增加、水腫等異常症狀,需當心是妊娠高血壓的徵兆,應儘速就醫。有高血壓病史,需要長期追蹤。


甲狀腺病變-積極控制為上策
甲狀腺病變好發於育齡婦女,尤其是甲狀腺亢進在懷孕婦女為常見慢性病,對懷孕影響大。因為甲狀腺素的功用能促進新陳代謝及生長發育,當甲狀腺體腫大或甲狀腺素分泌異常,都是甲狀腺病變的一種,常見的有甲狀腺亢進或甲狀腺低下。
甲狀腺低下對懷孕的影響較小,但嚴重的低下(甲狀腺功能不足)會增加流產或不孕機率。而有甲狀腺亢進問題之女性,在懷孕後期出現高血壓、早產機會高,因此,懷孕之後仍需定時監測甲狀腺的濃度,一般仍會以藥物控制為主。但因為治療甲狀腺亢進之藥物(如Propylthiouracil和Methimazole)屬D級用藥,因為擔心藥物對胎兒會有不良影響,往往讓準媽咪卻步。甲狀腺亢進若沒有控制好而出現其他嚴重的內科疾病,反而會危及母胎健康,甚至威脅生命。因此仍建議積極監測、用藥控制,若能控制好,藥物劑量可減少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媽媽寶寶
    全站熱搜

    台灣陪產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